服务热线
13224022608 7×24小时为您服务

新闻中心

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如何?有哪些有效的治理对策?

发布日期:2023-02-02新闻所属:admin 浏览量:24105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推广和实施,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增长,推动了农村工业、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工业污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现象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农村污水治理成为有关部门的工作要点,工作人员应提高对治理农村污水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在探究影响农村水资源污染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并总结出一些相应的治理对策。
  我国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还影响了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全方面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力度。
  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一般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限,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污水的治理,不仅可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为农村居民营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乡村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营造良好的水产行业发展氛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
  影响农村水资源污染的因素
  1.生活污水的排放
  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人均用水量明显变大,农村水环境污染情况也愈加严重。生活污水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农村人口分布相对比较分散,生活污水排放也比较分散,一些农村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不完善,从而导致一些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附近的河流。
  其次,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标准不合格,直接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流中,这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也破坏了农村周边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2.农业生产引起的污水排放
  我国幅员辽阔,是农业生产大国,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一些农村的信息技术较为落后,农户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掌握的不够充分。
  大部分农户认为多使用化肥农药可以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忽视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农田灌溉后多余的水分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带入河流中,从而造成农村水资源的污染。
  3.养殖业的污水排放
  当前,我国农村的养殖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猪牛羊这类的禽畜养殖,一种是水产养殖。有些农户将这些养殖业所产生的粪便污水直接排入周围的农田或渠沟,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 上一篇:
  • 下一篇: